其他

“买学区房”和“环球旅游”,到底哪个是不负责任的毒鸡汤?

2017-10-26 张畅 新京报书评周刊

几天前,相信很多人都被一篇名为《对不起,爸爸妈妈给不了你800万的学区房》刷屏。文中,一个5岁男孩的父母给自己的孩子写了一封信,信中说,虽然爸爸妈妈没能带给你3万的早教班、8万的双语幼儿园、800万的学区房,但“我们愿意辞去工作,带你一起去‘环游世界’”,为的是“带你领略更多的人生百态,你才懂得人生的意义对每个人来说本就不同”。


《对不起,爸爸妈妈给不了你800万的学区房》文中发布的这组旅游照刷屏了朋友圈,同时引发了围绕买房、旅游、教育方式的种种争论。

 

文中附上孩子在世界各地的旅行照片,称孩子如何在布鲁尔圣米歇尔大教堂,了解玛雅文明、印第安民族;在墨西哥太阳金字塔,了解种族冲突与融合;在耶路撒冷哭墙,明白人的救赎;在墨西哥城瓜达卢珮圣母堂,懂得贫穷中的乐观;在林肯纪念堂知道了奴隶制和种族歧视……

 

文章收获了近千万点击量,引发争论,网友中产生了两极化观点:赞成者认为这才是称职的父母,孩子的旅行经历比学区房重要;质疑者则认为,文章过度强调旅行之于教育的重要性,养眼的照片和辞职环游世界属“变相炫富”,不是大多数家庭能承担得起的。

 

虽然父母教育孩子的理念各不相同,夫妻辞职带孩子环游世界也好,努力工作赚钱养家供房也罢,都是选择的一种,需量力而行。但这样一篇游记能迅速获得关注,恰恰说明它击中了目前大多数中产父母教育孩子的焦虑和痛点——想给孩子最好的,却总觉得不够好;也勾画出一些家庭无力企及的梦想与不得不面对的现实——想让孩子看遍世界,却没钱、没闲、下不定决心。



撰文|张畅

 

谁的房子?谁的旅行?谁的人生?

孩子准则、价值和感受的因果倒置

 

两年前引发热议的电视剧《虎妈猫爸》里,赵薇饰演的“虎妈”毕胜男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在孩子读小学前,倾尽家产卖房卖车,只为了买一套学区房,为此全家上下鸡犬不宁。当孩子不顺她心意时,她对孩子说:“你一定要努力,要对得起这房子。”

 

孩子的行为准则,就这样被一套由父母决定买的房子定义了。


《虎妈猫爸》剧照


在教育心理学中,有这样一个案例,一个平时尽职尽责、人人夸赞的好妈妈,却总记不住孩子的生日,每一年都忘记,不管别人怎么提醒,依然想不起来。其中的心理学解释是,出于种种原因,这位母亲只是在努力扮演“好妈妈”的角色,努力成为自己心目中和他人眼中的“好妈妈”,却没有将孩子视作有生命意义的独一无二的个体。尽管这并不妨碍妈妈对孩子的爱,也不妨碍她继续做一个好妈妈,却说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,本身就会掺杂对自身的情感投射,掺杂外界的价值判断。

 

孩子的生命价值,就这样被母亲想做个“好妈妈”的渴望替换了。

 

同样的道理,以“对不起”的口吻向孩子讲述的这段旅行故事,巧妙置换了教育的因果:孩子最终有了“大大的不同”,或许并非如父母认为的那样——在旅行中“适应各种生存环境”、“拥有更广渺的世界”、“领略更多的人生百态”,而只是因为父母的关注和陪伴,旅行只是创造了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机会,并不必然造就一个人在知识和眼界上的成熟。


刷屏热文中巴乔旅行图片,父亲配文“在耶路撒冷,你看到城市里的荷枪实弹,看到黑衣卷发的犹太教徒。”

 

过度强调旅行和周游世界在教育中的意义,和过度信赖学区房的投资价值一样,都在无形之中加重了中产家庭的焦虑,可能会误导不明真相的父母,徒增他们在子女教育过程中的压力。当这份焦虑和压力透过家长,传递给孩子,无异于在孩子的世界构筑一道原本没有的成人规则。

 

3万的早教班、8万的双语幼儿园、800万的学区房,在孩子的世界,这些明码标价原本就不存在,既然旅行的教育是为了不让他局限于现实,拥有自由和尊严,又何必将他原本没有的金钱概念告诉他呢?

 

虽然我们无从知晓孩子自身的愿望和心理,却能清楚地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潜台词,那是身为父母的骄傲和自豪——我为你辞了职,带你去了这么多地方,让你学会这么多事,和那些买学区房、重成绩的父母相比,我是不是更称职的好父母?

 

接连说“对不起”的本意其实是“对得起”,反复强调“宽容”、“自信”、“坚强”、“独立”的本意其实是“我们期待你变成这样,所以我们为你提供了条件,后面就靠你自己了”。我们当然相信这对年轻的父母已经竭尽所能爱孩子,并且为辞职旅行的决定付出不少,但从本质上看,一连串“对不起”的画外音和虎妈的那句“你一定要努力,要对得起这房子”别无二致——我们做了我们能做的,你看着办。

 

孩子对于旅行的独特感受,就这样被父母的自我期待代言了。

 

这有点类似几年前流行的带毛绒玩具去旅行,当一只玩具熊被放在各大旅游景点前,被拍照、留念、展示在社交网络、引发点赞和褒奖,美其名曰“让玩具熊看世界”,果真是成全了玩具熊的愿望?还是投射出人想要满足自己的心态?

 

从对个人的评判中跳脱出来:

阶层对人教育、生活的影响有多大?

 

《对不起,爸爸妈妈给不了你800万的学区房》一文发出后,很多网友戏称:为什么自己没生在这样的家庭?没有800万、没有20万(一家人4个月的旅行开销)、不敢辞职、还要养娃的家庭还怎么活?

 

根据“谷雨实验室”的采访报道(《环游世界比800万学区房好在哪儿?巴乔妈妈回应质疑》),今年32岁的这对父母,目前定居厦门,已工作十年,夫妻俩一个在市场部门,一个在销售部门工作,有一定积蓄。

 

不敢说这个5岁的小男孩是否如父母说的那样,真正明白种族冲突与融合、人的灵魂救赎、奴隶制和种族歧视的含义,但可以确定的是,能够做出辞职的决定,带孩子出游4个月,留下这些美照记录旅程、并引起关注的家庭,并不多见。


如果我们跳脱出对个人选择的主观评判,阶层对于一个人的教育和生活究竟有多大的影响?


在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,也是被称作“我们的孩子”(our kids)年代,邻里之间的小孩一起玩耍,每个父母都自发承担监护者的责任,互相帮忙照看别人的孩子,不管家庭收入高低,孩子们都在一起玩耍,共同拥有实现人生理想的权利和机会。

 

半个世纪过去,如今的美国社会中充斥着对“美国梦”质疑,原因之一就是:与贫穷人家的孩子相比,中上阶层家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,年轻世代的流动机会呈现出越来越大的“剪刀差”,并且这个剪刀差和家庭资产、学历密切相关。


《我们的孩子》

作者: [美] 罗伯特·帕特南 

译者: 田雷 / 宋昕 
版本: 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  2017年6月


 

曾经引发广泛讨论的“为什么寒门难出贵子”之问,在经济学家Bailey和Dynarski针对美国上世纪80年代和二十年后进入大学就读的比例调查得到佐证:上世纪80年代,家庭收入排前1/5的富裕家庭,有58%的孩子读大学;而收入排名后1/5的贫困家庭,只有19%读大学。到了20世纪末,两种家庭孩子读大学的比例分别为80%和29%,差距拉大至一半。

 

罗伯特·帕特南(Robert D. Putnam)在《我们的孩子》一书中,通过追踪访问生活在美国各地的107位年轻人,分析美国社会的贫富分化是如何影响下一代人的生活机遇的。帕特南在研究中发现,父母的财富对于社会流动意义重大,家庭的财富为子女提供了一份“非正式的保险”,让他们可以冒更大风险去寻求更多机会。


书中指出的另一个事实是,早在上世纪70年代,美国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并无阶层上的差异。而到了2013年,父母的学历越高,经济能力越强,花费在孩子教育上的时间和心力越多,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孩子日后学业、事业成功的概率。

 

此外,帕特南认为,父母有计划有准备的生育、高参与和高互动的养育方式、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度、动用自身的人脉和社会资源为孩子提供帮助,这四个方面都决定了孩子的成长和日后的发展方向。而在这四个方面,富足而稳定的家庭无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
《不平等的童年:阶层,种族和家庭生活》

作者:(美)安妮特·拉鲁

译者:张旭

版本:北京大学出版社  2009年12月


 

类似的调查在学术研究领域并不鲜见。美国社会学学者安妮特·拉鲁(Annette Lareau)在《不平等的童年》中,通过收入、居住空间、父母职业声望和受教育程度,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三个层级:中产家庭、工人家庭、贫困家庭。她发现:“父母的社会地位以一种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形的、但又强有力的方式冲击着孩子的人生经历。”美国中产家庭抚养孩子时,更注重以“协作式的方式”培养孩子的能力;而相对贫穷的家庭则靠控制和下达指令进行家庭教育。

 

正如拉鲁所写:“两种教育孩子方式的重要差别,在于不同阶级地位之间的差别,以及这些差别是如何以行动在家庭生活与抚养孩子中表现出来,正是这些差别,促成或影响了孩子在于身外世界发生联系时对自己的看法。”

 

可见家庭阶层对于孩子的影响,并非与财富、收入本身直接相关,而是关乎孩子被对待的方式,关乎家庭教育中的行为及理念。

 

理想与现实之间:

何以跌倒过的人,更深刻、更真诚?

 

文章结尾,作者引用龙应台在《目送》中的那句:“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、社会教育只教会我们如何追求卓越,从砍樱桃的华盛顿、悬梁刺股的孙敬、苏秦到平地起楼的比尔盖茨,都是成功的典范。即使谈到失败,目的只是要你绝地反攻,再度追求出人头地。”并说除了拼命学习、励志人生之外,还要教会孩子从容、尊严、包容、退让、坚持、勇敢。

 

但在引自《目送》的这段话后面,龙应台还写道:“谁教过我们,在跌倒时,怎样的勇敢才真正有用?怎样的智慧才能度过?跌,怎样可以变成行远的力量?失败,为什么往往是人生的修行?何以跌倒过的人,更深刻、更真诚?”


《父母:挑战》

作者:(美)鲁道夫·德雷克斯

译者:花莹莹

版本: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   2017年6月

 

何以跌倒过的人,更深刻、更真诚?

 

当有朝一日,这个孩子能体会到,800万的学区房和20万的环球旅行,都只是父母自己的选择,和他的成功与否、快乐与否无关;能意识到,他的幸福不只因自己的努力,还有家境和教育的协助,以及父母的长久陪伴;能明白,这个世界的贫穷、不公、战乱、痛苦、偏狭,不只停留在纸上和这些旅行照片组成的记忆里,而是现实中实实在在的“跌倒”,哪怕跌倒的人自己想要爬起,也由不得命运。

 

这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成长。

 

它比这些照片重要,比任何人的争论或评价都要重要,包括你父母的期许,包括这篇文章。

 

 


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。作者:张畅;编辑:走走。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。欢迎转发至朋友圈。



直接点击 关键词 查看以往的精彩~


保温杯与中年危机 郭敬明 《权力的游戏》 教师工资 《二十二》人性恶 低欲望社会 |《我的前半生》| 蔡澜 | 2017年中好书 | 六神磊磊 | 寒门难出贵子 | 恐婚 | 冷暴力 | 林奕含 | 钱理群 | 衡水中学 | 读书日 | 平庸之恶 | 假课文 | 自闭症 |  法律与舆论 |  原生家庭 | 性教育 | 古典诗词 | 刷热点 | 胡适 | 国学低俗化 | 弟子规 | 2016年度好书 | 高房价 | 抑郁症

或者点击“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~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